编者按
回首新中国走过的70年,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崛起的主要动力源。如今放眼世界,中国已是举足轻重的工业大国。通过工业化,我国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支撑我国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大国的转变。加上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并成功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没有工业化,中国就不可能成为工业国,更不可能成为经济贸易大国。这些变化背后是一段波澜壮阔甚至惊心动魄的历程,值得永远铭记。本报将从今日起隔周为读者奉上整版报道,以期记录这壮丽70年里中国工业化的伟大进程。
中国工业化基础薄弱 在战火硝烟中起步
图片来源/新华网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周雪松
70年前,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
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会议。因为这次会议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为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为推动和发展新中国各项建设事业,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做了充分准备。
1949年3月5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开幕,此次会议共历时8天,毛泽东向大会作报告,这次会议主题集中在如何建立一个新中国。毛泽东在会上作的报告既向全党描绘了蓝图,又揭示了具体任务,其中必须实现三个转变的思想十分深刻。一是在党的工作重心上实现由乡村到城市的转变,坚持城乡兼顾,使城市工作和农村工作、工人和农民、工业和农业紧密联系起来,“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二是在党的总任务上实现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解决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三是在党的发展路径上实现社会形态的转变,“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工业化是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的。在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业和经济已面临全面崩溃的境地,留给新生的中国人民政权的是一个又穷又烂的破摊子。新中国诞生伊始,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工业部门残缺不全,只有采矿业、纺织业和简单的加工业,许多工业产品不能自己生产,完全依赖进口。工农业生产特别落后,人们生活困苦。1949年,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近代工业只占17%,年产铁24.6万吨,钢18万吨,煤3098万吨,棉布3018万吨。这个经济水平不仅不能和发达国家相比,就是和印度相比也相差甚远。面对严峻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形势,如何在政治上站稳脚跟,稳定经济形势,是摆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面前的一个重大挑战,是新生的人民政府面临的严峻考验。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战火硝烟和战争威胁中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到1952年底这段时期,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也是非常艰难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之日,全国尚未解放,紧接着又抗美援朝,中国上空战云密布,敌对势力的破坏很猖狂,匪患也很严重。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围绕着这一中心任务,国家没收了资本额占整个资本主义经济80%的全部官僚资本企业,并将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从而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实现了全国范围的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达到财政收支平衡,制止了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调整了工商业,进一步确立了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并把私营工商业初步纳入社会主义改造的轨道;完成了新解放区的土改,连同老解放区,全国约有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约7亿亩土地,并开始发展互助合作运动;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力量和土匪,和平解放了西藏,建立了各地的人民政府、镇压了反革命,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胜利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发展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有系统地恢复了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贸易。
新中国发力工业化最重要的标志是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它的实施,使中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国家工业化建设时期。20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工业化的浪潮。而这个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二战之后,是世界两极格局对峙最为激烈的时期。随着冷战的逐渐展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两个阵营不仅在政治制度与军事实力上展开全方位竞争,还围绕着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展开了激烈较量。建国初期,中国身处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制裁与军事封锁,朝鲜战争的爆发加剧了东北亚的紧张局势,中国周边的战争威胁并未消失。因此如何快速发展经济、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成为执政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苏联与一些东欧国家以资金与技术援助的形式积极支持中国的经济建设,来自苏联与东欧的经济援助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新型工业化》 网址: http://www.xxgyhzz.cn/zonghexinwen/2021/0406/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