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主城都市区发展,是推动新时代重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对于加快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好融入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将牢固树立发展规划“同构”、城市建设“同融”、优势产业“同链”、科技教育“同兴”、基础设施“同建”、生态环境“同治”、文化旅游“同线”、公共服务“同享”的理念,按照“坚持同城化、融入中心区,联结渝川黔、打造新支点”的思路,加快建设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战略支点,奋力开创江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坚持“同构同融”,打造重庆二环线江津组团。在空间布局上。围绕打造重庆二环线上的江津组团,坚持“一轴两翼、拥江发展”城市发展格局,细化“一轴”空间层次,构建“两城、三心”形态。在城市功能上。打造科创开放新城,依托重庆高新区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加强高职教育集聚区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科创中心;依托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不断拓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打造新型工业强区,立足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消费品工业高质量集聚区。打造文化旅游胜地,发挥江津作为重庆首个市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整合以四面山为代表的美丽山水资源,突出“四面山水、人文江津”主题,打造全国文化旅游胜地。在融城格局上。扎实推进北部与九龙坡区,东部与巴南区和大渡口区联动发展,高水平推进双福、德感、圣泉片区与重庆高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融合发展,加快江津同城化发展步伐。
坚持“同网同建”,积极服务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同城化发展的前提。港口方面,做强珞璜港、改造兰家沱港、提升玖龙港、谋划滩盘港,加快打造年吞吐能力3200万吨、110万标箱的江津港区,形成服务主城都市区、辐射川黔滇的区域性航运枢纽。高速方面,加快推进合璧津高速建设,积极推动渝赤(水)叙(永)高速前期工作,全力推进江津至泸州北线高速、江津至永川高速尽早开工,力争到“十四五”末,域内形成10条(段)高速公路互联网络,高速通车里程达到400公里。轨道交通和铁路方面,确保轨道交通5号线跳磴至江津段明年建成运营,推动形成以渝昆高铁、渝贵高铁、渝贵铁路、成渝铁路、川黔铁路、东环线、西环线、二环线、沿江铁路和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的“9干线1中心”铁路骨架格局。融城道路方面,开展支坪长江大桥等重要交通节点前期工作,推进陶家隧道西延线等22条融城通道建设,形成与重庆中心城区“无缝连接、多点融入、一体发展”态势。
坚持“同链同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壮大双福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持续打造一批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带动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以及智能网联汽车加速发展。以紫光工业互联网平台为重点,加快推进5G产业、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全国劳务大数据中心、国家级花椒大数据中心。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大新品研发力度,促进潍柴高速发动机、重齿双轴剪切机等重大新产品放量生产,不断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引进培育一批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推动东风小康、潍柴汽车等重点企业向智能化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引进智能传感器龙头企业,促进金睿诚、聪江电子项目快速达产,推动电子产业提质升级。建设消费品工业高质量集聚区。实施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粮油食品、白酒、纸制品和新兴智能及高端消费品产业,加快推进益海嘉里、广州双桥、中粮粮油、江记酒庄生态酿酒等项目建设,打造10平方公里的消费品工业高质量集聚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双福国际农贸城、攀宝钢材市场、和润国际汽摩城、英利国际五金机电城发展水平,建设西部“一带一路”农产品集散分拨中心,打造千亿级专业市场群。
坚持“同建同享”,打造重庆西南部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之城。提升江津大地颜值。加快建设一批城市公园,推动全域国土绿化,确保今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区,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森林城市。发挥江津“长寿之乡,富硒之地”优势,持续建好中国生态硒城,做靓中国富硒美食之乡,积极推进覆盖80平方公里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不断壮大康养产业,让“繁华都市”与“田园乡村”交相辉映。提升群众幸福感。大力建设创业福地,深入实施“津鹰”计划,引进一批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大力建设教育高地,把江津打造成为“区域领先、市内争先”的办学高地。大力建设康养胜地,加快建设四面山旅游度假区,不断壮大康养产业,打造市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康养胜地。大力建设文化高地,深度挖掘楹联文化、爱情文化、古镇文化、长寿文化、名人文化、抗战文化六张文化品牌价值,提升江津作为“中华诗词城市”“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品质。
文章来源:《新型工业化》 网址: http://www.xxgyhzz.cn/zonghexinwen/2020/0819/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