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粮食紧张局势,支持工业化建设发展,中国于1953 年确立了粮食统购统销的经济政策。这项政策在中国历史上存在长达30多年,其影响程度远远超出经济领域,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不可抹去的重要一笔。
一、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实施的背景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作为新中国建立初期确立实施的一项经济政策,是由特定的社会状况所决定的,具有其产生的复杂历史条件。
第一,粮食供销紧张问题是统购统销政策提出的直接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供求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1953年上半年,全国一部分地区出现大面积的灾荒,农业生产大幅下降,再加上农民存粮防灾,囤粮惜售,从而使得粮食市场供给数量显著减少,出现了全国粮食供求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众多的农民投入到工矿企业的建设中,面对城镇人口快速增长的现象,粮食供不应求的形势愈加严重。为了应对粮食危机,国家领导人经过慎重考虑,最终选择了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第二,推进国家工业化建设是统购统销政策出台的重要原因。新中国建立伊始,为了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在中国快速展开。当时的中国经济发展缓慢,工业基础薄弱,只能依靠农业稳定发展为工业建设提供资金来源。正如陈云所言:“搞工业要投资,必须拿出一批资金来,不从农业打主意,这笔资金转不过来。”[1]当时,自由市场和计划市场并行,部分私商大搞投机活动,哄抬粮价,如果任其发展,会导致人心惶惶,社会动荡不安,从而影响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2]因此,为了保证工业化的顺利开展,国家制定了统购统销的粮食政策,利用国家政权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同时征购农村余粮这一举措也能为国家的工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原材料来源。
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发展演变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作为中国历史上一项重大的经济政策,它从1953 年实施以来经历了一段长达三十多年的发展演变历程。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发展历程从整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建立和制度化阶段(1953—1957 年)。
1953 年10 月,为缓解商品粮危机和积累工业化建设资金,中共中央政治局公布了《关了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同年11 月份,政务局通过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这两份文件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正式建立。12 月初开始,除西藏和中国台湾地区外,全国城乡开始广泛实行统购统销政策[3]。统购统销政策借助国家政权力量,通过在农村对农民进行余粮收集,在城市实行计划配售的方式,把粮食市场处于国家严格管控之下,禁止私人粮贩交易粮食,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保证了统购统销政策的顺利实施。1955 年8 月,为解决统购统销政策实施过程出现的征收困难问题,国务院颁布《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以“定产”“定购”和“定销”为主要内容的三定方针宣布实施,同时完善城镇粮食票证管理制度,实行“按户核应”供应。随着1955 年农村粮食“三定”制度和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制度的制定,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朝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其次,巩固和持续发展阶段(1958-1978 年)。
1958 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以来,粮食生产的高指标和浮夸风快速蔓延,这一时期,粮食的高征购现象也相应而生。1959—1961 年间,粮食产量下降,而征购的粮食数量却大幅增加。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中共中央于1965 年10 月决定实行粮食征购“一定三年”的办法,改变高征购的不合理现象。这一举措巩固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同时,在粮食统销方面,这一时期国家主要通过减少城镇人口以及降低城市人口的口粮标准来整顿粮食统销。1966年后,国家开始组织知青下乡以及城镇居民到农村插队落户,以期降低城镇的用粮标准。1972年,国家开始实行由中央统一征购、统一销售、统一调拨、统一库存的“四统一”的管理体制,在更深层次上强化了粮食统购统销体制。从1958 年到1978 年,国家从不同方面加强对粮食的管理,进一步巩固了粮食的统购统销制度,使得这一经济政策得到巩固和持续发展。
最后,松动和变迁阶段(1979-1985年)。
1978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广泛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紧张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国家开始调整了粮食流通体制,粮食统购统销体制逐渐松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国家多次调整了粮食征购基数,降低粮食征收数量。1984 年7 月,国务院下达指示,粮食统购的范围只包括小麦、稻谷、玉米3个品种在内的农产品。
文章来源:《新型工业化》 网址: http://www.xxgyhzz.cn/qikandaodu/2021/0722/1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