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商关系是社会经济发展中历史悠久而又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普遍存在于古今中外社会发展中,从理论上说,“只要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存在政府和企业两大行为主体,就一定存在不同层面的政商关系。”[1]2016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建立以“亲”“清”为核心内容的新型政商关系。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以“亲”和“清”为主要标准,在赋予新型政商关系全新内涵的同时,也为新时期进一步破除旧有政商关系弊端、明确政府与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定位、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指明了方向。
一、深刻认识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重要意义
(一)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
政商关系是衡量营商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准。营商环境是政府、市场和企业三者关系的集中反映,其构成要素涵盖影响企业活动整个过程中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法律等方面。一个好的营商环境应该是充分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的同时,作为政策制定者和裁判员的政府和作为发展市场经济重要主体的企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亲”和“清”的政商关系。所谓“亲”,就是政府官员要坦荡真诚同非公经济企业家接触交往,特别是在非公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对非公经济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而非公经济组织企业经营者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所谓“清”,就是政府官员同非公经济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而对非公经济组织企业经营者而言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2]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切实理清权责,优化政务服务,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便捷、灵活、透明、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净化政治生态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特点就在于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主导者”角色,以实现大规模投资,扶持企业,参与地方产业资本发展,提高所辖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这样的特点推动中国经济持续了近四十年的高速增长。[3](P214-224)在社会转型相当长的时间里,政府往往对经济和社会公共资源处于绝对支配地位,再加上因政府职能改革不到位而权力缺乏必要的约束,使得政商关系错位和部分官员的权力寻租,出现公器私用、“不给钱不办事”等现象,一些企业经营者不是踏踏实实地将精力用在生产和经营上,而是千方百计讨好甚至是“围猎”政府官员以期获得巨大的利益回报。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干部中,大多数都涉及接受商人贿赂问题。一些贪腐官员和商人勾结形成非法利益链和勾肩搭背的不良“政商关系”,不仅破坏了良好的政治生态,也对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产生极大危害,长此以往,会危害到党的执政基础。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就是让政府官员和企业经营者都要清清白白、洁身自好,这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的要求高度一致。
(三)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有助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从业者健康成长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非公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概括起来说,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由201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4]实践证明,凡是民营经济发展好的地区,就业率就比较充分,市场发育程度就比较成熟,经济就充满生机和活力,人民生活就比较富裕,社会就和谐稳定。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4]亲清新型的政商关系,就是要政府和民营企业间形成良性互动,政府作为企业发展关键资源的提供者,为企业提供法律保障、政策扶持、行业信息,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充分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释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活力。
文章来源:《新型工业化》 网址: http://www.xxgyhzz.cn/qikandaodu/2021/0629/1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