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同时,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都给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解决关系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在这个背景下,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是建国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健康领域中的长期战略规划。根据《纲要》,未来十余年中国的健康指数将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将给公众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新年伊始,本刊邀请众多专家和我们一起聚焦和解读这一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2016年10月25日,建国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印发。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毛群安指出,《纲要》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举措,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纲要》明确了2030年应实现的主要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人均预期寿命在2030年要达到79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3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5.3亿、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30%、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达到3.0、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达到25%左右,等等。 专家细说“健康中国” 无疑,《纲要》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并提出了具体的行动纲要。那么,这些指标具体意味着什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些指标?下面我们来一一解读。 1.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至79岁。 到2030年,全国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9岁,比目前的水平增加3岁。这标志着“人均预期寿命”这一人口健康核心指标上升为“健康中国”核心目标,成为评价国家治理绩效的关键指标。 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中国将达到发达国家的健康水平。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4年世界人均预期寿命为71.5岁,其中发展中国家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仅为69.8岁,上中等收入国家为73.8岁,美国为78.9岁,经合组织国家平均为81岁。 人们不禁会问:中国是否能顺利实现上述健康核心目标?答案显然是肯定的。2015年,北京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81.95岁,天津达到81.1岁,上海达到82.8岁,在全国率先进入“80后”。美国人均预期寿命从1820年的39岁到2015年的78.9岁用了195年的时间,而京津沪只用了美国的1/3左右的时间就达到并超过了美国人均预期寿命。随着全国各地不断落实《纲要》,一定还会有更多地区相继进入“77后”、“79后”、“80后”。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健教授表示,一个人能不能健康长寿,遗传因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因素占8%,气候因素占7%,自我保健因素占60%。也就是说,可以用科学的生活方式来预防疾病确保自己处于健康状态。 首先,从遗传角度看,做好优生优育,重视婚检、孕检,就能避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发生;第二,作为自然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有关注社会问题的热情,关爱家人,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保持个人兴趣,科学释放情绪;第三,要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发;第四,要注意节能减排,创造良好的空气质量环境;第五,自我保健方面要注意3点:一是掌握健康动态平衡理论,二是学会自我调适方法,三是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总的来说,健康来自于日常生活的4个方面,即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2.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30%。 “近年来,我国健康促进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08年的6.48%,已提高到2015年的10.25%,但离2030年30%的目标还有较大距离。”毛群安说。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王培玉认为,健康素养整体偏低体现在多方面,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费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的2倍多,青少年超重肥胖和吸烟率持续上升等。若想2030年实现每日盐摄入量降低20%,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需每个人在行为上做出根本改变。在控烟和限酒方面,增加烟酒附加税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陕西省人民医院李增烈教授长期致力于医学科普工作,他认为,提高健康素质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参与和努力,但是工程再大,还是要落实到每一个人,落实面越广,越扎实,工程质量就越高。 医学科普就是为健康素质工程大厦“抹灰砌砖”的方式之一。提高全民健康素质,首先要了解自己,明白健康,认识疾病,更要知道如何行动。这个“了解”、“明白”、“认识”、“行动”正是医学科普的内容与奋斗目标,需要读者、作者与编者共同努力来完成。 要获利就得先“投资”,提高健康素质同样需要“投资”,这不仅是指花钱购买书刊,还得花时间阅读、锻炼,下决心甩掉一些不良的老习惯。 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说,一方面,国家需要加大健康教育投入、规范健康教育内容、创新健康教育方式,特别是要从娃娃抓起;健康人力资源建设可借鉴一些国外经验,如在医院设置健康咨询中心,通过门诊收费或医保报销的方式,调动医护人员科普宣传积极性。另一方面,国家要创造促进健康的环境,如《纲要》提到的全民健身环境。 江苏省中医院周恩超教授认为,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健康中国的重要衡量指标。首先要让居民获得健康信息和服务,加大宣传《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宣传健康知识,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健康教育,学校和家庭是重点。中小学校和高校要加强体育课和健康知识技能的传播,尤其是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以及心理健康要加强关注。家庭作为教育的第一所学校,首先家长要具备一定的健康素养水平,言传身教,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减少食盐摄入,运动锻炼,防治肥胖,控制吸烟,限制饮酒。 3.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30%。 慢性病高发病率是老龄化社会的必然趋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许顶立说,衰老过程中,若能尽早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就能延缓或避免一些慢病的发生发展。但这一点,目前一些医生都做不到,更何况普通民众。很多人对常见慢性病的防控理念等都存在误区和认识不足。比如,心脑血管病患者常需终身治疗,辅以运动、饮食、情绪等的调整,但有的患者放了支架才半年就把药停了;还有人觉得,术后要长期吃药是医生水平差的表现。 《纲要》提出,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要提高15%。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主任罗荣城对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较大信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癌症治疗差距较大,死亡率高,生存率低,主要是因为早诊早治还很薄弱。若这一问题得以解决,就能将5年生存率提高10%~15%。” 周恩超教授认为,目前我国慢性病呈现“井喷”的态势。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漫长、病因复杂、影响健康乃至损害劳动力、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从发病率来看,成年人中每10个人就有1个患有糖尿病、1个慢性肾脏病,每4个中有1个患有高血压。因此,我们重点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强调治未病。如何才能做到治未病呢?最主要的就是:改善生活方式、重视健康体检、加强体质调理、对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4.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增长为3人。 目前,我国约有执业(助理)医师300万人,以14亿人口计算,若要完成2020年每千人2.5名医师的目标,需在4年内平均每年增加培养12.5万执业(助理)医师。但调查发现,我国每年约有60万医学生毕业,10万左右真正从医,和目标存在一些差距。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 表示,增加医生数量的大方向是对的,但要考虑分布问题,应重点增加基层医生的数量。目前很多大医院岗位有限,医学生削尖脑袋也挤不进去,基层医疗岗位却无人问津。他建议,大医院加强轮换机制建设,派更多有经验的医生去基层或贫困地区工作几年;国家出台措施,增加基层医疗岗位吸引力,不能让年轻人到基层只受苦、没前途。 5.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降至25%左右。 卫生总费用一般包括3个方面:政府支出(财政支出)、社会支出(医保支出)和个人支出。 唐钧解释说,作为一个宏观指标,个人支出占比降低未必说明老百姓真正的医疗支出减少了。因为政府卫生总费用在逐年不断增加,所以即使比值降低,很多时候,人们也感受不到看病花的钱少了。 为了让百姓真正感受到医疗费用的降低,首先,政府要加大财政医疗投入,让个人卫生支出费用真正实现下降;其次,合理调整投资目标。现在政府习惯将钱用于建医院、买设备等“物”的建设,很少用于“人”的投入,导致医务人员待遇没有保障,致使医生收入更多依靠患者,出现过度医疗现象。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在医护人员收入上投入得越多,个人医疗费用越少。 6.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全国100%覆盖。 《纲要》提出,要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到2030年,建立起覆盖全国、较为完善的紧急医学救援网络,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和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进一步健全医疗急救体系,提高救治效率。 首都医科大学社会医学系教授崔小波解释说,中国医疗急救和西方医疗急救存在的差距是地区差异过大,尤其在投资规模、卫生人力水平和医疗设备等方面。大城市的医疗急救还可以维持,但广大农村地区,二三线城市的医疗急救和医疗水平过低,无法起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作用。而光靠大城市的卫生急救也存在地理上的困难,一处较偏远地区出现重大疫情,省级应急队伍到达现场都需要10个小时以上。所以,要求每个地区公共卫生机构能够独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必须提高本区县的应对水平和能力。 7.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80%。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认为,2015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呈转好趋势,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76.7%,但三大重点区域,只有珠三角9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超过了80%,长三角区域25个城市为72.1%,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仅为52.4%,南北城市空气质量差异较大。而要实现80%的目标,实际难度很大。空气质量好的城市,未来改善的幅度较小;空气污染严重的京津冀等北方地区,机动车、燃煤、工业等问题一直尾大不掉,很难实现污染的迅速治理。 《纲要》提出,到2030年,国家卫生城市数量提高到全国城市总数的50%。彭应登认为,这一目标实现需要全方位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质,解决噪音污染等问题,15年时间可能不够。“尽管如此,我仍然希望,继续深化能源结构改革,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多方面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卫生城市的数量有望逐步增加。” 8.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3平方米。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社会学教授卢元镇表示,近些年,我国在体育场地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比如,在全国范围内安装公共健身器材,在城市邻水区建设步行或骑行绿道等,但体育场地不足,仍是制约我国全民健身发展的最重要因素。2012年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03平方米,不到美国的1/10。即便实现2030年人均2.3平方米的目标,也远低于体育发达国家,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是极不匹配的。 调查发现,从锻炼地点到家的距离超过15分钟路程,人们运动的意愿就会大大降低。《纲要》提出在城镇社区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就是为了保证公众的运动积极性。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鲍明晓认为,全民健身中心要变成运动健康促进中心,把国民的体质监测、运动伤病的防治和社区体育中心的场馆结合在一起,进入体育中心进行体检、体质测试、心理测试后得到基础数据,根据数据来提供相应的运动,以及一段时间后的效果,包括运动过程中出现伤病后如何防治。 “健康中国”,人人有责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就颁布并实施了全国性的健康战略计划,如《健康人民1990》《健康人民2000》等,日本、新加坡等也均有类似政策出台。对比国外政策,本次《纲要》在目标和指标的实现方面还缺乏细化方法。总之,提出“健康中国”概念是宏观战略;《纲要》确定了逐步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是中观战略;这些目标如何实现,还要微观战略的出台。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毛群安表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和全社会广泛参与。用一句套话来说,就是“‘健康中国’,人人有责”。 首先,每个人要从自身和家庭做起,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其次,我们呼吁优秀的医务工作者积极投身健康科普,并将进一步提高健康教育机构和健康教育人员的准入制度,让真正有资格的专家发言,让真正负责任的媒体传播科学、权威的健康信息;再次,从政府层面,形成部门合作机制,每个部门承担自己在健康领域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
文章来源:《新型工业化》 网址: http://www.xxgyhzz.cn/qikandaodu/2021/0125/713.html
上一篇:影视背后的“产业磁场”
下一篇:直肠癌的预防与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