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面对洋瓷对景德镇手工制瓷的冲击,许多有识之士怀抱实业救国之志,做过许多艰辛努力,竭力在景德镇尝试机器制瓷,建“现代瓷厂”。其中突出性代表人物有张浩、康达、邹如圭等。张浩借助“中国陶业学堂”的有利条件,首开设计制造“倒焰八门长方形煤窑”之先河;康达在饶州府治下的鄱阳高门建立“现代瓷厂”,试行机器制坯、煤窑烧瓷;邹如圭于民国21年(1932年)任江西陶业试验所主任,设计试验圆形和方形倒焰式煤窑,意在“以煤代柴”。然而,这些先后都流产了。
新中国建立后,这些在过去无法做到的事,景德镇只用了5年左右的时间就基本实现了。其间,走在前列的是景德镇市宇宙瓷厂。
王松寿,江西都昌人。1942年出生,1957年进当时的第四瓷厂学徒。曾任宇宙瓷厂厂长。
王松寿回忆起宇宙瓷厂的前世今生,有说不完的话:“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内外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为了快速发展瓷业生产,为国家多作贡献,必须突破‘手工’之瓶颈。为此,中共景德镇市委、市人民委员会一方面加快对分散的坯厂、窑厂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走联合之路。另一方面,在东郊规划建一批新瓷厂,而最先动工的是当时称为建国瓷厂新厂的宇宙瓷厂。”
1954年5月下旬,省工业厅、省财委批复同意扩建建国新厂,同年8月15日,由邹如圭、黎浩亭共同完成的《江西省景德镇市建国瓷厂扩建新厂初步设计书》出炉,(之前已经开始勘察、平地等基础工作,边施工边报批)。选址在东郊童街后山的银家山、老虎口、打鼓墩、八卦山等范围。计划投资53亿(旧币、约合人民帀70万元),用地20万平方米(含生活区),年产日用细瓷360万件。成立了由市长尹明同志为主任的江西省景德镇市建国新厂基建委员会。
建国新厂在东郊的选址从高起点出发,按照“现代工厂” 要求进行规划建设,从制泥到烧成全部采用当时最为先进的技术。比如,首建6座方形煤窑正式投入生产(之前进行过试验,以煤代柴可适用景德镇烧制瓷器)。每座窑容积63.5立方米,每组窑配一根30米高的烟囱。煤窑的正式投产标志着景德镇开始告别两千年来槎、柴烧瓷的历史。制泥制釉方面,改变千百年来手工淘泥,首次采用球磨机、榨泥机、练泥机等相配套的机械制泥制釉新工艺;制坯方面,首次一次性采用20部由马达传动的压坯车和修坯车;干燥方面,首用坑道烘房进行脱模和坯体干燥;厂房方面,首次在原料精制、成型、烧成的建筑上使用新型建材(以前的坯房、窑房都是利用废旧窑砖头),建设现代厂房。
王松寿说,当时建宇宙瓷厂遇到了很多困难。
一是缺基建材料、缺钢材、缺耐火材料,很多厂房都是用竹子搭起来的简易厂房,窑炉也是缺乏耐火材料和钢材的简易煤窑;
二是缺技术力量和烧炼熟练工,比如煤窑烧成几乎是空白,只有派人到北京、萍乡等地学习,然后回来再“现学现卖”;
三是边生产边基建,并不是像以后建设华风瓷厂、4369工程、玉风瓷厂那样,等完成整个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后再组织正式投产;
四是从1955年开始生产以后至1957年,暴露出了很多生产上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设备不配套,使烧成能力与成型能力达不到平衡。竹制简易厂房使用两年多以后已经腐烂,不能继续生产等。
根据这种情况,当时的主管部门工业交通局于1957年9月2日下文批复:同意该厂投资60万人民币扩建煤窑一组以及相应的成型和彩绘生产能力。1958年5月26日,景德镇市人民委员会就建国新厂扩建问题进一步作出批复:在1957年实际完成投资46.6万元的基础上追加投资280.52万元。由此,建国新厂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潮,其间增加了2880平方米成型厂房;为了适应成型生产,在原有6座煤窑的基础上再新建2座;原来球磨和手工淘泥日产量最多10吨,适应不了成型需要,由此建成了3200平方米的原料精制车间。1959年5月4日,建成了两组半洋半土的大型水波池,彻底取代了千年以来缸桶淘泥的落后工艺,水波池淘泥可日产泥巴30吨,比以前提高了工效三倍。更重要的是该工艺作为先进技术迅速在全省推广,成为当时陶瓷行业泥料精制的主要工艺。
王松寿说:“1958年9月1日,市委决定将处于老市区的第四瓷厂、十三制瓷社和建国新厂合并组建新的国营瓷厂,那么,这个生产条件超前的新厂取什么名字呢?大家拿不准。有一次,时任市委书记的赵渊同志再次来到建国新厂(筹建过程中,赵渊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听说新厂要取名,思考了一阵,然后桌子一拍:‘就叫宇宙瓷厂,景德镇的瓷器要创一流,要走向世界。’于是,宇宙瓷厂厂名就这样诞生了。”
文章来源:《新型工业化》 网址: http://www.xxgyhzz.cn/qikandaodu/2021/0120/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