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往往具有高龄、生活自理能力缺陷、康复病程长的特点。随着我国公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康复陪护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1],国外专业化康复陪护也在积极探索[2]。因此,构建新型专业化康复陪护服务管理体系势在必行。本研究依托现有的医疗资源,在神经外科陪护中应用新型专业化康复陪护服务管理体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需要24 h陪护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观察组男44例,女36例,年龄63~89岁,平均(69.)岁。对照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62~88岁,平均(69.)岁。
纳入标准:①神志清醒者。②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③患者年龄超出60岁以上者。
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系统疾病者。②中途退出研究者。③神志不清者。④不配合本次研究者。
方法:两组均接受24 h陪护服务,对照组接受传统的陪护服务,包括常规的环境护理指导、心理疏导、健康教育、运动、饮食指导。观察组接受新型管理体系的专业化康复陪护服务,具体方法:①构建新型专业化康复陪护管理体系,包括:成立陪护管理办公室,统一招聘,建立个人档案管理系统;建立健全陪护岗前培训及工作质量考核、奖惩制度,持证上岗,统一着装;制定规范的陪护工作职责与范围,确保陪护工作有章可循;建立陪护工会组织,定期召开座谈会,对陪护人员进行人性化管理模式,以稳定陪护队伍。依法制定合理的行业收费标准,公司-陪护-患者三方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各方权益;为患者提供更为专业的照料,可以更快地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②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科技,按照社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政府联动的智能信息化健康管理模式,组建医疗机构、养老院、社区、家庭之间的老年人健康服务平台,医院HIS系统与养老机构或社区实现系统间的信息共享,然后通过VPN服务器,采用社区网格化管理,实现患者家庭与社区网络相连接,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③神经外科的患者存在危、急、重等特点,多数需要手术治疗,而且生活不能自理,需要24 h陪护。对陪护的要求更为严格,需要进行专业化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陪护人员不仅需要有专业的陪护知识,还需要具备五种基本心理素质,即:细心、耐心、爱心、信心和恒心。在生活上做到悉心照顾,善于发现一些安全隐患,诸如电源、防盗窗、各种锐器等。在心理上多与患者沟通,参与患者的促醒。勤更换床单,为患者擦洗、按摩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的形成。对于能够活动的患者,要搀扶好患者,防止摔伤等。
表1 两组患者康复陪护服务满意度比较[n(%)]组别 n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对照组 80 32(40.0) 28(35.0) 20(25.0) 75.0观察组 80 48(60.0) 30(37.5) 2(2.5) 97.5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组别 n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情感职能 社会关系对照组 80 72. 70. 67. 80.观察组 80 82. 86. 89. 90. P<0.05 <0.05 <0.05 <0.05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康复陪护服务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康复陪护服务满意度调查比较:观察组满意度为97.5%,远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目前,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老年患者数目日益增大,“四二一”家庭模式逐渐成为社会现象,现代生活工作节奏快,老年患者家属难以日夜陪护,各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缺乏,老年患者的康复服务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3]。
据统计,从事陪护工作的人员95%是无业人员和农民,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0%左右,年龄45~55岁者达85%。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无体检证明,缺乏专业陪护知识,造成患者健康安全隐患[4]。流动性大,无部门统一管理,无组织,无纪律,治安事件频发,影响了医院的正常秩序。服务无统一价格,无标准,无法使陪护劳动价值获得公平体现[5]。无序竞争,形成“帮派”,加重了原本无人主导管理的陪护市场。无合同约束,难以确定身份,一旦事故发生,家属及陪护双方皆无法维权。缺乏规范培训及组织管理,一方面家属需要的时候找不到陪护或者找到的陪护并不合适,节假日更是如此[6],另一方面陪护人员无工作依靠和归宿感等,背负较重的经济和精神压力。
文章来源:《新型工业化》 网址: http://www.xxgyhzz.cn/qikandaodu/2020/1222/684.html
上一篇:妇产科“三阶段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下一篇:城市流动人口住房公积金政策完善研究